特殊教育系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16/5/21 17:25:45访问量:(0

为了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系的专业建设,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结合特殊教育系发展现状、潜力和趋势,在调研、论证基础上,制订《特殊教育系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质量第一的意识,遵循特殊教育系“稳健、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现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植新的专业课程生长点,力争在3年内实现特殊教育系教学改革有较大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

我们在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同时,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环境,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设计,面向社会,面向特殊教育,面向高学历发展,改革现在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积极采用各种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二)具体目标

1.认识和强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特色。

2.培植和发展专业优势

3.扩大教学改革规模。

4.提高教学改革质量。

二、教学改革原则

(一)实行以基础课改革和专业课改革并重的原则。

(二)实行以精品课程特色和创建示范课程优势为核心,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

(三)实行以特殊教育师范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特色为主的原则。

(四)实行以教研促教学、重视质量为本的原则。

三、特殊教育专业实行“专业+专项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

根据学校规划,我们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改革,把 “专业+专项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2004年的教学计划中。

四、成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组

对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成立课程组,重新确定专业教师的课程定位。同时以课程组为单位开展本课程的课程改革,课程整合等工作。

五、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1.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改变观念,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力度,培养3—4教学名师和适应教育创新要求的骨干教师。

3.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管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宏观调控。

4.改革专业课教学标准、手段和考试方法,推进基于计算机的个性化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5.建设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鼓励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参考资料上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6.加强精品教材建设,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继续推进高水平的校本教材建设。

7.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利用微格教学,在合作互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改革教学评估工作,促进教学管理方式的优化,建立和完善教学建设的基本规章制度,形成保障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良性机制。

9.对照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风建设要求,查找适应教学的管理体制和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和问题,如何加以改进和提高。

10.研究教学改革措施,要继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针对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等问题,安排进修老师介绍学习的经验体会、介绍最前沿的特殊教育改革的情况,在系内总结宣传一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先进典型,推动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开展。

11.构建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研究社会对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研究我系现有办学条件,科学定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依靠课程特色和优势,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有一定技能和特长,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12.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统一的教学内容。从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合理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板块和精练、整合教学内容,为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保障。

六、开展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两个主体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1.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办学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和应用现代手段,逐步探索和实践大学研究性教学,变学生的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变教师的知识灌输为知识引导,使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加大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力度,为学生创造实践和操作的机会和条件。

3.结合职业生成能力培养的特点,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围绕能力培养,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素质。

4.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利用教育实验室(微格教室)开展持续的学生单项技能训练,最后,达到特殊教育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

5.利用学生社团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加强学生教学改革的参与。

七、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优化师资队伍,为专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保证。

组织教师开展现代特殊教育观念、特殊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思想的研讨。实行教师导师制,培养、帮带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八、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探索构建富有创新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管理机制,因为科学的教学评估,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促进手段。教学评估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评估的方式:有教师的评估,学生的评估,专家的评估。

 

 

 

郑州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系

二00八年九月